常见心理疾病


愧疚自责

愧疚自责 简介 愧疚:指心存愧疚的人,在本质上往往偏向躁急性格。做出来的事,说过了的话,甚而伤害到某一个人,在事情发生时的心态与事情过后的再思,往往自相矛盾,而且悔不当初其实,心存愧疚的人,大半是有心的人,只是在行为上,修补人格性情的决心,十分不积极而懦弱。这种感觉如果积压太久,对于身体的伤害也是很大的。 自责:因个人缺点或错误而感愧疚,是自我反省的一种形式。自我反省时的自责,即对自己的过失言行作一番剖析,并通过内部言语或外部言语来斥责自己的过失,寻找过失的原因,以避免重犯。当个人做出某件不妥之事时,受到了社会的谴责,个人会立即接受责备并即时向他人道歉。自责往往对其当下、过去、将来,真实的或假想的行为作自我惩治,有时也会努力去解除敌意,去帮助朋友, 并且藉自我批评而获得赞美。 表现 自责普遍存在于都市人之中。比如:爱走极端的人,爱用极端的词汇评价或总结自己。它们可能反映了非黑即白的思想,事实上,事实通常没有那么绝对。也许是因为你习惯于为自己制定非常高的工作标准,常常害怕在对自己更加宽容之后,会一事无成,其实对自己不宽容才更有可能导致一事无成。 一个凡事过于苛刻的人,自责可能是一种生活方式。每当消极的自我观念被经历的事情证实时,就会责备自己,垂头丧气地告诉自己应该做得更好。不肯放过每一个微小的弱点或错误,会因为所有应该做但没有做的事情而责备自己,也为所有不该做但做了的事情责备自己,甚至还会因为自己过于苛刻而责备自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责被认为是好的,有价值的。这种观点在如“孩子不打不成器”这样的谚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认为成长的道路充满了惩罚和矫正,结果自责变成了一个习惯,一个自然而然的反应。 其实自责常常损害了正面的自我评价,使人变得敏感、郁闷、沮丧。这就好像一只鹦鹉落在你的肩膀上,时不时地在你耳边唠叨着“不对”,你可以想像这对你的自信心打击有多大。 自我缓解 克服愧疚自责想法的第一步是要学会注意你常在什么时候觉得愧疚然后开启责备自己的模式,观察它对你的情绪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当你自责时,你所感受到的情绪可能不同于你所预感的会出现焦虑、恐惧、害怕和恐慌,你更可能会感到负罪感、耻辱、悲伤、尴尬、对自己失望、生自己的气、挫折感、忧郁、绝望或毫无希望。这时可以选择用笔和纸记录当下的所思所想。 书面记录可以促使你注意到在自我感觉很差时你脑子里面在想些什么,更加清楚地了解这些想法是怎样影响了你的生活,怎样形成了自责的恶性循环。然后你会发现,同样的或相似的自责的想法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出现。几天之后,你将会对情绪的变化以及产生这种变化的自责想法更加敏感。你在脑子里一定要有这样一个观念,即这些想法只不过是一种看法或一个旧的习惯,而不是你为人的真实反映。这样,你就可以在开始系统地对它们提出质疑之前远离困惑。